Condividi tramite


愛無礙,讓身心障礙學生與電腦快樂相遇:

130731_hero

對許多人而言,使用電腦最常碰到的問題是「知難行易」,只要知道操作步驟並照著做,通常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有另一群人,身心有所缺憾,則是面臨「知難行難」的雙重挑戰,即使只是一個握滑鼠、按鍵盤、點游標的簡單動作,也可能帶來莫大的挫折感。愛,需要更多無礙的 CARE…

特殊需求的孩子需要更貼心的科技工具

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學生覺得再簡單不過的基本電腦使用,對台灣約 73,000 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們卻是難上加難,這些包括了智能、視覺、聽覺或動作與認知受損傷的學生們就像是一個隱藏的族群,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雖然一般人在使用電腦時雖也常碰到障礙,例如:滑鼠很難操控、在鍵盤上找不到想要的按鍵、螢幕太小等,但對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們而言,問題更大,挑戰更多,光是熟悉鍵盤排列就是一項大工程,鍵盤輸入和控制滑鼠往往也是高難度的任務。

然而,在適當的電腦與軟體功能的輔助下,這些有障礙的學生,其實都可以像一般人一樣充分學習、表達。尤其是針對學障或智障的學生,更多的聲音、圖畫與動畫,都有助於降低學習的難度,多媒體聲光效果豐富的電腦,理所當然就成為最合適的教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盧台華主任表示:「對所有人而言,電腦絕對是好工具;但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而言,電腦更是必備工具,不僅讓學習更有效,也帶來改變生活的機會。」

愛來自 CARE

在微軟推動的全球夥伴學習計畫(Partners in Learning;PiL)裡有許多教育合作案,CARE(Computer Accessibility Resource for Educators)專案是極其特殊又很重要的一項。除了字面上的「關懷」含義,這項專案的目標就是要協助身心障礙者,透過電腦作業系統及軟體既有內建的特殊功能,更加容易地看到、聽見及使用電腦。

微軟引進與日本東京大學合作製作的 ICT 協助工具手冊,結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的專業師資,共同編譯及出版「資訊科技知能在特殊需求學生之應用手冊」正式出版,同時間也完成十位種子教師的考核。以手冊為教材結合種子教師的支援,已於去年第四季在全國舉辦十場研習,完成超過 200 人次的老師培訓。

過去,為了協助身心障礙者順利使用電腦,常需購買特殊設備,額外的投資花費也形成另一道使用電腦的障礙。但透過 CARE 專案,則是讓老師及學生學習使用 Windows 設定,以一般的電腦環境及簡單的作法就能克服常見問題。

特殊需求學生所面臨的使用狀況各不相同,二百多頁為用心孩子編纂的「資訊科技知能在特殊需求學生之應用手冊」,可協助肢體障礙、視覺與聽覺障礙與認知功能缺損等不同類型的特殊需求學生。讓孩子在科技的幫助下不再被矇上「特殊」的眼光,孩子可以學會,如何應用 Windows、文書處理軟體 Word、網頁瀏覽器 Internet Explorer 與電子郵件工具 Outlook Express 以及如何應用簡報軟體 PowerPoint 製作教材等等。

放大鍵盤、相黏鍵讓特殊孩子也能輕鬆用電腦

這些看似跟一般家用電腦別無二致的工具,卻都是精心設計過的,台師大特教中心以本身的專業協助翻譯及調整電腦用語,讓特殊需求學生更容易理解及接受。另一方面,臺師大特教中心也募集校內的身心障礙學生來試用,實際操作手冊裡的功能設定步驟,讓內容更加完善。

舉例來說,針對肢體障礙學生使用的協助工具選項,就預先設定各種使用情境,再搭配解決作法。像是經常誤觸鍵盤的學生,就利用篩選鍵、鍵盤保護框與大鍵盤;至於無法同時按住兩個按鍵的學生,則以相黏鍵功能來鎖住輔助鍵,學生可以先按A鍵再按 B 鍵而得到同樣效果。此外,認知功能缺損學生常會被螢幕上的過多選項所困惑,或是被不相關的程式或選單所干擾,只要利用整理桌面和選單的功能,移除未曾使用的捷徑,就能簡化螢幕的呈現;老師也可在電腦預先設定想隱藏的檔案或資料夾,避免學生誤觸使用。

這些貼心的改變,對特殊需求學生而言如雨後甘霖,讓他們也因此擁有與資訊世界接軌的機會。

盧台華主任個人最覺驚訝的功能,就是作業系統內建的語音能力。她說:「雖然只是呆板的機器聲,但卻非常實用且夠用。」此外,Windows 的語音辨識功能也可讓無法使用鍵盤及滑鼠的特殊需求學生,以語音輸入的方式操控電腦及輸入文字,真是太體貼了。

產學首度攜手合作讓更多人受益

「研究、服務、推廣」是臺師大特教中心的主要任務,長期以來與許多政府單位及民間機構皆有各式各樣的合作計畫,但 CARE 專案則是首度與產業界攜手合作的先例,雙方以回饋及關懷社會為共識,透過專款專用的經費支援,讓資源的運用更為簡便及靈活,協助更多人順利使用電腦。

臺師大特教中心也從 150 位報名者裡精選出 50 人進行培訓,最後有 10 位老師通過五感考試及甄選。這 10 位種子教師成為臺師大特教中心的主力講師,積極參與在台北縣巿、苗栗、嘉義、台中及南投開辦的十場研習活動,以一人一機的方式進行六小時的課程。由於開課時間只能選在週休假日,更加能感受到參與課程的老師及負責授課的種子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貢獻一己之力的熱忱。

透過種子教師的授課及經驗傳承,結合手冊介紹與上機實作課程,老師們學得如何協助具有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以及智能障礙、學習障礙與自閉症等認知功能缺損的各類特殊需求學生,順利地使用電腦,進行學習。以共計 200 人次完成受訓的成果來看,後續創造的效應值得期待。

盧台華主任指出:「在研習課堂上,老師們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回饋,這都將成為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例如:運用 Windows 7 的新技術如觸控螢幕和手寫板、加強課程的分享和互動等。」此外,如何克服經費與時間的限制,擴大研習地區及受訓人數,達到遍地開花的成果,也是目標之一。

盧台華主任說:「微軟 CARE 專案呼應了我們長久以來在特殊教育投注的心力與前進的目標,透過這個起步,讓我們發現在電腦使用這個領域還有很多的工作可做,因此,我們將以去年第一年的經驗做基礎,持續改善及擴大計畫的內容及對象,希望能讓更多老師及學生受益。」

CARE 案例一

家用電腦彈指間變為學習輔具

在古亭國小任教的朱怡珊老師是改造電腦的高手,為了協助肢體障礙的小朋友使用電腦,舉凡拆解鍵盤字、重接電路,甚至是加裝讓螢幕變成觸控式的軟體或其他硬體輔具,全都難不倒她。

但改造電腦的過程既費時又耗力,外加的軟硬體也所費不貲,都是長久以來難以解決的問題,參加微軟 CARE 電腦無障礙計畫的種子教師培訓後,則提供了另一條省時省力又免費的捷徑。

以種子教師的身分,協助進行五場研習教學的朱怡珊說:「只要家用電腦就可以做改變,不用再花時間改造或花錢買額外的東西,大家的接受度很高。」

舉例來說,Windows 作業系統內建的「放大鏡」功能,以分割視窗顯示放大部分,放大鏡可隨螢幕的滑鼠指標移動,或隨著游標中心位置的鍵盤焦點移動。低年級的小朋友對這項功能的反應很好,孩子們很容易就能看到、搜尋到想要的東西,對認知學習很有幫助。

讓自閉症孩子敞開心扉

以自閉症的小朋友為例,他們面對陌生人時總是很緊張,幾乎無法對人說話,但他們反而對電腦沒戒心,可以自然地做語音輸入。Windows 的語音辨識功能可利用語音的方式操控電腦及輸入文字,再利用軟體來協助修正語句,引導自閉症的小朋友瞭解如何讓別人聽懂他們的話,連帶的他們的表達空間也變得更寬廣。

由於每個小朋友的狀況各不相同,最大挑戰是在訓練過程。就拿語音輸入來說,必須先讓電腦測出小朋友的速度和聲音,以實際經驗來看,輕微障礙的小朋友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成功辨識率可達七、八成,算是很棒的結果。

朱怡珊表示:「善用電腦,不僅可以訓練及協助小朋友們自我學習,也有助於落實特殊教育的個別化教學。」在老師的指導之下,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進度來學習,教學效果更為顯著。

CARE 案例二

克服打字障礙,自我表達更豐富

設有特教班的大安高工,主要在協助訓練智能障礙的孩子們就業的各項技能,電腦應用也列入課程範圍之內。謝佳男說:「孩子們的障礙和問題各不相同,透過培訓計畫,讓老師預先瞭解 Windows 裡許多貼心的小功能,就可以如何應用在不同狀況的孩子身上。」

透過微軟的 CARE 電腦無障礙計畫的種子教師培訓所學到的各項小技巧,除了用來教導學生,連老師本身也覺得很實用。以 Outlook 組織通訊錄的功能為例,在連絡人的名字前面增加各種符號如「!*+」來做分類,會比文字更容易辨識,孩子們也能順利地寄發群組信件。由於這個功能太好用,謝佳男老師自己也利用這種方式來分類連絡人。

而在他自己帶領的特教班裡,最受歡迎的功能當推各種輸入文字的設定與協助。對智能障礙的孩子們而言,正確拼出注音的讀音並不容易,例如:知識與姿勢之類的近音字詞,就會造成選不到字的狀況,曾讓孩子們極為挫折。

但微軟新注音輸入法會列出讀音相鄰的字詞供孩子們選擇,再結合 Word 的自動修正功能及老師協助預建的詞庫,就能大幅提升打字的速度。如此一來,孩子們即可順利且方便地利用電腦寫作業、寫部落格及製作學習檔案。

謝佳男表示:「智能障礙的孩子容易被誤解也不易瞭解他人,但只要學好電腦,就有機會透過網路取得訊息及拓展社交管道,也能增加學習內涵,讓雇主看到他不同的表現。」